跳转到主要内容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The Open Group发布《新冠疫苗大规模接种运动全球指南》英文版 助力应对全球公共卫生挑战

The Open Group发布《新冠疫苗大规模接种运动全球指南》英文版 助力应对全球公共卫生挑战

2021年2月23日 768次admin

微信图片_20210224083040_0.png

 

自新冠疫苗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以来,关于新冠疫苗分配原则和实施框架的争论便此起彼伏。“给谁打”、“怎么打”已超越医疗卫生领域本身,成为人类社会不得不面对的道德伦理问题。早在2020年9月,19名公共卫生专家便在《科学》杂志发表了一份政策性报告,提出一个名为“公平优先模式”的伦理框架。然而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近日指出,由于新冠疫苗分配不均,世界正“处于灾难性道德失败的边缘”,最终“将推迟疫情控制时间,延长人类痛苦和经济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大流行迅速蔓延,除非每个人都安全,否则没有人能安全。”

 

在2021年2月5日召开的记者会上,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全球范围内新冠疫苗不公平分配将造成严重影响。虽然全球疫苗接种量目前已超过感染人数,但超过3/4的疫苗接种发生在占全球生产总值近60%的10个国家,而拥有25亿人口的近130个国家甚至仍未接种一剂新冠疫苗。为此,他呼吁各国在完成对重点人群接种后共享新冠疫苗。

 

为应对疫苗大规模接种运动面临的资金不足、缺乏协调、物流系统复杂等诸多挑战,The Open Group发布了《新冠疫苗大规模接种运动全球指南》(COVID-19 Mass Vaccination Campaigns: A Global Guide)(下称“指南”),识别和描述成功的疫苗大规模接种所涉及主要架构主题及关键要求——策略和能力,助力大规模接种运动实施。

 

The Open Group重磅发布《新冠疫苗大规模接种运动全球指南》

快速查看下载最新发布物

 

点击下载

 

*注:《新冠疫苗大规模接种运动全球指南》本地化项目已启动,中文版将于后续发布。

 

“本《指南》以事实为基础,确定了为控制新冠疫情而开展大规模疫苗接种运动的主要支柱。全球各国面临着共同的敌人,各国开展接种运动的具体方式存在很大差异,但其结构和架构应当以实施本《指南》确定的支柱要素为导向。”

 

《指南》首先介绍了目标和背景概况,接下来从战略规划、能力规划、监测体系、疫苗接种运动中的非药物性保护措施等四个层面具体提出应对挑战的策略和方法论,随后以图表形式阐述了O-HERA(医疗保健企业参考架构)框架与本《指南》之间的联系:

 

图片2_7.png

 

“企业架构师拥有与政府主管部门、官方机构和合作伙伴共同行动的巨大潜力,帮助它们协调、协作,迅速而有效地解决在新冠疫苗大规模接种运动中出现的战略、能力和监测系统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绝非一蹴而就。企业架构领域凭借才智和努力,将帮助世界应对目前及可以想象的未来爆发的致命传染病和大流行。”

 

着手战略规划,聚焦关键要素

 

《指南》的战略规划部分指出:成功开展新冠疫苗大规模接种运动需要聚焦于以下关键要素:确定能够行使职权的主管部门,公共部门和私有部门协作,定义重点人群并确定其接种优先顺序,选择安全、可及并且能够满足要求的接种点,根据疫苗供应情况和人群需求分阶段有序实施,展开关于疫苗的宣传以提升公众信任并减缓疫苗犹豫,以及疫苗接种监测和管理。

 

凝聚政治共识,推进协同管理

 

“将个体行动相加并不意味着拥有了足够的应对措施。只有大规模迅速协同行动……才有望减缓这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带来的风险和影响。”

世界经济论坛(WEF)

 

《指南》强调在主管部门确定的规则基础上,公共和私有部门合作伙伴须清晰界定各自的角色和责任,使端到端的供应链有效运行,而有效协作大规模接种所需的持续监测、按需敏捷和灵活适时调整与The Open Group及其医疗论坛(The Healthcare Forum)所倡导的中立、协作、从业界需求出发,最终实现无边界信息流愿景的工作原则相一致,是敏捷架构思维应用于医疗领域,将信息模型和标准与医疗专业内容对齐,以此为基础构建信息共享框架,应对重大公共卫生危机的典例。

《指南》认为:参与协作的伙伴应包括传染病、免疫防范规划、法务、媒体/公共事务、危机和风险沟通等领域专家及其他相关专业人士。而重点人群则包括暴露于高风险的重要基础设施从业者,特别是直接接触新冠病人的医护人员,老年人,患有基础疾病人士,居住或工作环境拥挤者,以及医疗保健服务覆盖不足人群。基于各国疫苗获批门槛各异,目前疫苗生产能力有限,并且疫情态势充满不确定性,《指南》与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策略相一致,基于疫苗可及性并考虑到物流、设施、人员能力等因素提出“三步走”接种方案,即从重点人群逐步普及到普通公众

 

值得称道的是,这与中国首先对9类重点人群接种疫苗,而后随着产能扩大,全面有序地推进高风险人群和普通人群的接种工作,并实施全民免费接种的政策不谋而合。这充分证明了中国在防控疫情,推进大规模疫苗接种上的前瞻性和务实性,也为《指南》乃至The Open Group医疗论坛及其信息模型(FHIM)和参考框架(O-HERA)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提升中国医疗服务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奠定了基础。

 

完善沟通机制,健全监测体系

 

关于疫苗接种信息沟通,消除疫苗犹豫,《指南》提出相应建议,认为有效的信息传播来自值得信赖的源头,有计划,协调一致,并且与受众的文化水平相适应。同时,信息沟通也不应忽略接种后仍须遵守防疫行为要求,直至疫情得到完全控制。

 

根据《指南》,主管部门应与合作伙伴协同保障疫苗分配、订货和配送能力按计划实施,并且应做好事前计划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障碍,避免疫苗交付延迟对公众健康、期望、态度和行为造成的消极影响。对此,《指南》提出:疫苗分配是一个复杂的进程,需要持续评估多个主管部门、多个情景下的供求关系。为有效分配和施打可用的疫苗,人员和设施能力必须达到标准。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通过与疫苗供应商直接订购或通过向COVAX申请获得疫苗。COVAX则通过整合需求、运用其购买力进行谈判并提升在全球的配送效率来保证疫苗供给。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预计COVAX到2021年底将向全世界提供20亿剂疫苗。

 

《指南》特别强调:供应链的重要性常常被疫苗政策、资金支持和规划部门低估,导致对风险的准备不足,未能迅速组织实施解决方案以尽量减小延迟。“以往疫苗接种运动中的能力欠缺——例如运输、储存、装卸、追踪和追溯能力——需要在此次疫苗大规模接种运动的准备和实施中予以密切关注,以有效抗击新冠疫情”

 

提及监测系统,《指南》指出: 各国均应构建用于新冠疫苗大规模接种运动规划、实施、监测和评估的数字化平台,平台系统应支持端到端的监测、接种者登记、设施规划、接种预约和接种流程计划。监测系统用于在国家和地区层面实时追踪疫苗相关信息,例如施打情况、浪费情况和覆盖面,收集供应链数据、接种管理数据和研究数据。

 

此外,《指南》还强调:疫苗并不能彻底消灭新冠病毒,必须将冠状病毒防护纳入年度公共卫生计划中。接种后仍须采取适当的个人防护措施;同时,为做到早确诊,早隔离,防止社区聚集性爆发,低成本快速检测试剂盒的大规模普及十分重要;此外,新冠病毒与肥胖症、糖尿病等代谢系统疾病的相互影响机制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我们相信,《指南》对有效和公平分配并施打疫苗,助力全球抗疫的关切,对供应链建设、数据治理和人员能力需求的强调,不仅彰显出科技的人性光辉,也为中国医药物流技术进步和基层防疫人员能力建设提供了借鉴。

 

微信图片_20210224083049_0.jpg

 

背景补充

 

在疫苗研发应用领域,早在2020年2月举行的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全球研究与创新论坛中,候选疗法和疫苗研发即作为重点主题之一;3月6日发布的全球研究路线图中,治疗和疫苗的长期目标被列为研究重点。4月11日,根据对世界各地候选疫苗的系统评估,世卫组织公布了候选疫苗概况草稿,并不断进行更新;两天后,世界各地130名科学家、供资方和生产商声明承诺与世卫组织合作,加快研制新冠疫苗。8月6日,世卫组织发布了两份关于新冠疫苗全球获取(COVAX)机制的新文件,概述其全球采购情况,并侧重于确保加快疫苗开发和生产。11月21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发言,呼吁采取行动,以确保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得到公平分配。2020年底,疫苗研究终于取得重大进展,2020年12月2日,英国在大规模临床试验后批准了首个新冠疫苗的紧急使用,时隔两周,美国也批准了两款疫苗的紧急使用,不少国家也紧随其后。

 

在中国,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于2020年12月30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附条件上市,成为中国首个上市的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卫生产品,在全球抗击新冠疫情中彰显了大国责任和担当。截至2021年2月3日,中国已接种3100万剂新冠灭活疫苗,在有条不紊地开展疫苗接种的同时,中国也在加强疫苗研发、生产、分配合作,以实际行动促进疫苗公平分配,推进国际抗疫合作,尽己所能为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获取疫苗提供帮助。

 

继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康中国”发展战略,指出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以来,健康产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和人民福祉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有望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不断产出科技成果并孕育市场机遇。而新冠疫情在全球的爆发则考验着各国的政治智慧和责任感、社会治理能力,以及医疗卫生体系的韧性和成熟度。2020年5月18日,中国在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作出庄严承诺: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作出中国贡献。作为COVAX成员,中国以实际行动促进疫苗公平分配,确保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带动更多有能力的国家加入并支持COVAX,并同有关国家加强疫苗合作。今年1月25日,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要加强疫苗研发、生产、分配合作,让疫苗真正成为各国人民用得上、用得起的公共产品。”今年2月4日,中国宣布向COVAX提供1000万剂疫苗,主要用于发展中国家急需。这是中国促进疫苗公平分配、推进国际抗疫合作、践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的又一重要举措。

 

中国经验为全球抗疫行动提供了重要借鉴,其中的疫情防控大数据平台即是数据架构技术的应用典例,为疫情监测、趋势研判、资源部署和精准施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保障。

The Open Group愿与中国会员单位、各界伙伴及全社会一起,以架构驱动转型,提升质量,以科技助力战疫,护卫健康,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贡献技术力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愿景而不懈努力。

 

 

END

 

 

关于The Open Group医疗论坛

 

The Open Group医疗论坛(The Healthcare Forum)是一个基于对健康医疗企业架构的专业兴趣的全球社区,社区成员从大型国际组织到小型企业,分布在印度、菲律宾到北欧、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医疗系统迥异的国家,成员的全球性和多样化为论坛工作创造了价值。

 

2019年,论坛成为联合通用医疗信息模型(Federated Health Information Model;FHIM)在全球的统筹机构。FHIM是一个复杂但设计精妙的框架(包括信息和术语建模),助力医疗卫生信息大规模交换,可在本地、地区和全球层面实施。

 

作为一个由卫生及医疗内容构成,与工业信息模型和标准明确一致的综合模型,FHIM用于应对医疗领域标准繁冗和标准内部及标准之间数据不一致等问题,支持具备互操作性的有用信息实现迅速、准确和持续的交换,从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此外,论坛还开发了一个由12个步骤构成的综合性框架,称为医疗企业参考架构(Healthcare Enterprise Reference Architecture;O-HERA™),旨在面对医疗服务企业正在经历或希望防范的业务问题,识别和交付解决方案。该框架基于业内广受认可的“计划-建造-运行”(Plan-Build-Run)框架,本《指南》中的信息可以与O-HERA框架便捷叠加,为其他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了解更多信息,欢迎访问:https://www.opengroup.org.cn/yiliaoluntan)。

 

查阅相关标准

The Open Group IT4IT™ 参考架构版本 2.1

IT4IT™ 价值链和参考架构版本2.1

采用IT4IT™标准的服务代理

IT4IT™ 系列指南:使用IT4IT™ 参考架构标准进行工具合理化

IT4IT™ 参考架构中的智能和报告支持活动

使用IT4IT™ 标准的服务代理

使用IT4IT™ 标准和SAFe® 推动业务成果

为IT4IT™ 参考体系架构定义“IT服务”

IT4IT™ 商业价值:通过IT交付业务价值

IT4IT™ 的商业价值:通过IT4IT标准提供运营价值

IT4IT™ 标准的起源

壳牌和The Open Group IT4IT™ 参考架构 2.0版

Rabobank荷兰银行和TheOpenGroupIT4IT™ 参考架构2.0版

 

点击查看更多The Open Group 图书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