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人物专访 |张新国:善用架构,破解碎片式数字化的组织形态

人物专访 |张新国:善用架构,破解碎片式数字化的组织形态

2023年7月10日 389次秝妤

无论是一座建筑,还是一套架构,只有保证顶层设计的正确性、一致性和完整性,底层落地才能够实现。

 

 

张新国

清华大学复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兼学术委员会主任

 

工学博士、管理学博士,英国皇家航空学会(RAeS)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原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国航空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复杂组织体系架构(EA)、复杂体系工程(SoSE)、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工业信息化、智能制造。所从事的系统工程领域研究是工业工程系学科建设重点之一,在系统工程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具有强大影响力。

 

 

在由The Open Group主办的2023架构·可持续未来峰会上,清华大学复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新国先生以“架构引领的数字转型”为主题,提出了关于智慧企业架构设计的一些思考,并以航空、汽车、通信等行业场景分析了架构如何驱动数字化转型。

 

他指出,当前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企业带来了巨大机遇,但同时需要意识到数字时代复杂性对企业提出的新挑战。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架构思想,需要对企业的整体设计。

 

那么,EA对可持续发展的应用价值?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还存在哪些难题?如何应对?技术标准的前景和应用又是什么?在近日的媒体专访中,我们得到了答案。

 

Q1崭新的技术革命带来了巨变,也加速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在您看来,企业架构在推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有哪些?

 

A1:“数字化”这个话题已经老生常谈了。关于这个话题最新的代表是—数字转型,也就是Digital Transformation。

 

我们首先想到的数字化,实际上是各种业务的数字化。在原来非数字技术条件下,业务是如何运行的,以及企业、政府、城市是如何管理的,这些都需要我们思考,如何在现在数字技术的支撑下,实现新型运转。

 

本质上,我们需要对各个行业、各种组织和各种业务的运行模式、业务流程、业务建模,战略和执行,整个进行分层分类的清晰的描述。我们可以试想,为什么计算机自己不能去运转这些业务?因为它需要各种组织中的人对某一领域的知识进行总结和描述,进而转化给计算机,才能实现运行。

 

那么,在过去几十年的数字化过程中,这个目标究竟实现了没有?在纯信息处理的有限领域,例如金融领域,可以说实现了。但如果说这个领域既涉及到制造,又涉及到交通,同时涉及到物理系统和物质形态的转换。那么,这个过程就不是一个纯粹的信息过程,就需要把它结构化描述。

 

过去几十年的数字化问题是,不同的专业领域,各自实现了自己的数字化。但数字化本质上带有很强的碎片性,实际上每一个组织里的信息化很大程度上是被分化的。也就是说,企业各自的数字化之后,其数据模型很难综合并交换。

 

反过来看,过去几十年的数字化的方法论,或者说实现途径,基本上是自下而上的,也就说不管是工程领域的各种CAD、CAE工具,还是管理领域的各种E2P、PDM,又或者是政府或者城市运行中的业务管理,都只是碎片化的实现。

 

但如果跨业务领域,特别是跨行业进行集成的时候,就会变得非常困难。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因为信息化的真正作用没有全部被释放出来,只是局部实现了数字化。

 

那么,如何实现全局性的数字化呢?这时候“架构”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架构”这一概念,实际上来自于人类最古老应对复杂系统的办法。Architecture本身直译就是“建筑”。如果要建造一个复杂的建筑,一定是从顶层开始设计。也就是说这个建筑是做什么的,要实现什么功能,要建多少层,多大的规模,承载量是多少,以及有多少个业务板块,要使用到什么设施和设备,需要哪些信息物质和能量的提供,以及与环境的关系等等。这样完善的顶层设计确定后,才能正式开始底层工作的实施。

 

实际上,“架构”就是人类在数字时代,把最古老的工程方法用在各种业务,实现信息化的顶层设计上。这样做的好处就是顶层设计越完善,就越能回答整个设计思想的清晰性,以及各种业务和各种模型之间的关联性。

 

最重要的是要解决概念上的完整性,只有顶层解决的正确性、一致性和完整性,底层才能够实现。

 
 
Q2我们了解到您在工程学、管理学方面有多年研究,在航空工业也有过高层管理经验,目前又在清华大学引领研究工作。基于您的丰富眼睑,您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什么?中国大型企业或组织在数字转型中的通常问题是什么?
 

A2:现在我们讨论架构,好像更多是在讨论信息化。

 

实际上,架构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的问题。在一个复杂的组织体系下,来运行一个复杂组织体的业务,其实是要用复杂组系统工程的方法,从需求到顶层的设计,然后到具体的设计,再到落地实现,进而到验证和运行。整个过程每一步应该经得起推敲和验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每一步都做的扎实。

 

现在大型企业或组织所遇到的问题,一部分是在几十年信息化探索中所养成的习惯,即任何事情都可能是从局部开始的,这种情况导致的结果就是业务的碎片化。

 

不管是政府、企业、大学等各种组织,之间都是有边界的。因为每个组织的边界决定了这个组织中的权利和工作模式。很多情况下,企业多数的业务部门实际上不太关心整体,也看不到整体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局部的信息化虽然加速了局部的效率,但是并没有达到整体预想的完整性。我觉得这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它导致的结果就是信息化产生的大量数据和模型,可能都不一样,不一样的东西就很难综合。

 

更具体来说,你要写一本书,这本书有10个章节,需要10个人去写。首先你需要进行的是顶层设计,也就是这10章节分别写什么,每个章节和其他章节的关系是什么?如果不是这样,每个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写,整合在一起,很有可能只是一个论文集,而不是一本书。

 

任何组织,一定要服务于其战略使命。如果每个部门都是按自己的效率在运行,即使效率可能有很大的提升,但实际做的可能不一定是这个企业战略和使命所界定的工作,也会导致信息化走向分化的模式。所以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把它整合起来,让信息化能发挥它更大的作用。

 

最近有一个热词叫智慧企业(Intelligent Enterprise)。国际上对它有很多种定义,其实有一种定义讲的最清楚,就是Integrated Enterprise,即综合化的企业。

 

一个组织,一旦无法综合或者不能实现很好地综合,那就可以被看作是碎片化的组织,是发挥不出信息化的最大效益的。对此我认为,应该基于架构的自上而下,来实现最优顶层设计,进而指导隔层的信息化的实现。同时,数字化转型和实现一定要与组织的变革结合起来,这样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本次峰会还有哪些重大发布?

 

TOGAF®标准第10版中文图书预发布

OPA标准本地化工作组招募

(点击提交项目意向登记)


TOGAF® 认证组合中文版考试上线

(点击进行预登记)